新型仿生手能实时传递位置和触觉信号     日内瓦2月24日电(记者刘曲)瑞士、意大利和德国研究人员近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仿生手,能实时传递位置和触觉信号,让患者重新在运动时和活动后即时、准确地感知肢体位置,从而提高本体感觉敏锐度。     目前使用的肌电假体诚然能让截肢患者利用前臂的残余肌肉功能从新获得对假肢的自主运动操纵,但仍然缺乏感官反馈。这象征着患者必须重大依靠视觉线索,无奈觉得到假肢是其身体的一部分,使用起来也很不造作。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意大利圣安娜高等研究学院和德国弗赖堡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经过10年的机器人研究,开发出的新型仿生手能使截肢患者恢复濒临自然的奇妙触觉。     研讨职员在截肢患者残端植入电极来发送电脉冲,通过内部刺激从新建立外部信息流。患者在接受培训后,逐渐学会如何将这些脉冲转化为本体感到跟触觉感想。     新装备使患者无需用眼查看,就能伸出仿生手去感触物体的外形、地位、大小等信息。目前这一技能已成功使两名截肢患者失掉了很高的本体感觉灵敏度,两名患者应用假肢判断4个物体大小和形状的胜利率已达到75.5%。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基于神经内刺激的感官调换设备可实时为患者供应位置反馈和触觉反馈,而大脑完全能综合这些信息。患者在培训后实时处理这两种反馈的成果极佳,几乎就跟运用真手一样。     相关研究已在美国《科学?机器人学》杂志上发表。 (责任编辑:lqdoor.com) |